不经意间就立秋了!

  不经意间今天就 末伏了!

  

  知道这代表什么吗?

  由夏入秋,由热渐冷,

  阴阳变化的交替点就在这10天!

  逢转折,必有大事发生,

  吾等当谨记慎重!

  

  末伏简历

  中 文 名:末伏

  释 义: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

  俗 称:秋老虎

  历史时间:距今已有两千多年

  特 点:末伏早晚较凉快,白天阳光依然剧烈

  

  末伏是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,是三伏天中的最后一伏,俗称秋老虎。

  据说!秋老虎是最凶的!!!防不好秋老虎,过不好末伏,太伤身体了!

  末伏已经入秋,所谓“火烧七月半,八月木樨蒸”,“秋老虎”颇凶。由于暑热最易伤心,热扰心神,人常表现出心烦不宁,坐卧不安,思绪杂乱。

  

  末伏的注意事项 1、末伏——防秋老虎

  此时已经入秋,所谓“火烧七月半,八月木樨蒸”,“秋老虎”颇凶。由于暑热最易伤心,热扰心神,人常表现出心烦不宁,坐卧不安,思绪杂乱。此时,除仍需加强防暑降温之外,应有意识避开这种不良情绪的干扰,做到遇事不烦,处事不躁,精神愉快,心情舒畅。要合理安排个人起居,做到作息守时,生活规律,保证适当的睡眠和休息,避免过度疲劳,提高机体对高温的耐受能力和对“秋老虎”的抵御能力。此时人体消化功能较差,不宜大量摄入各种肉食以补充夏日的消耗,另外“秋瓜坏肚”,对西瓜等宜少食,以免损伤脾胃。

  

  2、末伏重清补 食疗祛湿邪

  末伏清补,以健脾利湿为主。健脾益气,可以适量多吃祛湿热、健脾和胃的食物。如茯苓,以促进脾胃功能恢复;芡实、山药、小米等都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;扁豆、豇豆、红小豆等豆类,也有健脾益气的功效。要特别注意的是,吃扁豆时一定要煮熟煮透,直到颜色不再翠绿为止,否则会引起食物中毒。

  

  推荐一款末伏食疗佳品——冬瓜薏米煲老鸭

  老鸭一只(褪毛,去内脏,洗净,沸水焯过后,切块),冬瓜250克(去皮,切块),生薏米30克(洗净),生姜及调料适量。先以清水3L煮生薏米30分钟,再加入鸭块、冬瓜、调料,文火炖1个小时以上即可。

  鸭肉性凉,具有滋阴养胃、健脾补虚、利湿的作用。冬瓜、薏米均可清热利湿、利尿消肿。因而,冬瓜薏米煲老鸭是末伏时节不错的祛暑健脾利湿的汤品。

  3、末伏护脾胃 循经按穴位

  立秋后天气仍热,且雨水较多。湿热交蒸,合而为湿热邪气。在这个时节,如果脾伤于湿,不仅会出现饮食不化、脘闷嘈杂、恶心呕吐、腹痛便溏、不思饮食、体弱倦怠等症,还可能为咳喘病症种下病根。

  

  中医讲“湿气通于脾”,所以健脾也是末伏养生的重要环节。末伏时节养护脾胃,可按摩丰隆、足三里、脾俞三个穴位,每天各按100次,能够化湿、健脾和胃,补中益气,通经活络。

  4、莫贪寒凉物,免损脾胃阳

  末伏时白天温度仍较高,但早晚气温则明显变凉,昼夜温差逐渐增加。进入末伏时,取凉须有节制,切忌猛吹空调、过吃冷饮,以免损伤脾胃阳气,不利于健康。

  

  此外,适量户外运动可振奋阳气,促脾气运化,改善胃口。需要注意的是,进入户外运动以微汗为宜,切不可大汗淋漓。如此,才符合中医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”的规律,达到人与自然和谐。

  

  5、吹空调要把握好“度”

  立秋过后,天气依旧闷热难耐,这种前提下,大家可以选择空调、电扇、铺凉席等方式适当解暑降温,但一定要把握好度!夏季空调病的一些防范措施仍需注意,切忌盲目贪凉,空调可设定在25℃至26℃为宜,更不可对着直吹,也不要频繁一进一出空调房,减少在电脑前的工作时间。老人、儿童等免疫力较差人群和长期伏案工作的白领人士尤应注意。

  

 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末伏的相关知识,末伏天还是会闷热,仍然需要注意防暑降温,寒凉的食物最好也不要吃,同时要注意祛湿。

  内容综合自人民日报、养生网

  末伏天千万别大意,

  点

  

  的同时也提醒一下身边人

  

  新媒体编辑 路阳

  领导说了,您点一个

  小编的工资涨五毛!